“留學美國至少花了爸媽268萬,現(xiàn)在月薪12K。我心里很焦慮,但不斷告訴自己不能擺爛?!?/span>
近日,一位90后海歸在社交平臺曬出了自己的留學故事:16歲被父母送去美國讀高中,3年后考上美國前30的本科,之后研究生考入藤校。
這樣的履歷在很多人眼里算得上“別人家的孩子”,但回國后年薪15萬的現(xiàn)狀,與268萬留學費的對比一出,引發(fā)不少同為留學生的網友關注。
有人焦慮于留學的投資回報比,有人感慨美國留學花費的確不是一筆小數(shù)目,還有部分計劃去美國留學的家庭好奇——培養(yǎng)一個美本生到底要花多少錢,這些錢又都花在了哪里?
作為留學規(guī)劃中無法回避的現(xiàn)實問題,今天棕櫚君就算一算“赴美留學的花銷”,希望大家在預算這件事上,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
PS:以下主要討論美本留學,住宿費、生活費受個人生活習慣影響差距巨大,數(shù)字僅供參考~
申請階段
啟程去美國前,準留學家庭有幾項固定的支出項目:
這些開銷看似并不起眼,但很多單項的實際支出往往會超出預算,積少成多,也是一筆不小的數(shù)額。
以申請費舉例,美國各所大學情況不一:Top 50比較貴的如范德堡大學100美元,杜蘭大學直接免申請費,大部分美國大學申請費用在70-80美元。
如果學生的選校清單比較科學且常見,即早申3-4所學校,RD階段8-10所學校,整體申請費用約為825-1050美元。
另外,為了拿到滿意的AP、IB、SAT/ACT成績或語言成績,很多同學至少參加2次及以上考試,這項支出自然也隨之翻倍。
參加課外活動以及請專業(yè)老師規(guī)劃花費常常更多,不同學生差異較大,可以參考某國際學校同學在網絡平臺曬出的賬單:
補課:20萬(SAT和托福培訓)
升學服務:30-35萬(作品集10萬)
背景提升:10-15萬(包括科研項目、各種競賽、夏校以及志愿者活動等)
一算嚇一跳,原來從指縫里漏走的“小錢”還真不少,不過先別急著心疼,等飛抵大洋彼岸,“燒錢”之旅才算是正式開始。
學費3-6萬美元/年
學費是美本留學費用中的大頭支出,以下為美國Top 50大學公布的2022-2023學年最新預估學費:
整體而言,私立大學普遍比公立大學更貴。
大部分私立大學基礎學費為5-6萬美元/學年,其中比較燒錢的耶魯大學、布朗大學、塔夫茨大學、維克森林大學等,均突破6.2萬美元大關。
公立大學向州外學生的收費則維持在3-4萬美元/學年,佛羅里達大學甚至低于3萬美元。當然也有比較貴的學校,比如UCLA、UCSB和UCSD,學費均在4.5萬美元左右,UCB、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和弗吉尼亞大學甚至達到5萬美元。
大家還需要注意的是,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(yè)收費情況也不盡相同。
相較于人文專業(yè),大多數(shù)美本的工科、商科以及護理專業(yè)說更貴。因為工科專業(yè)一般需要昂貴的教學設備和實驗室,商科和計算機專業(yè)的教職員在工資期望上更高,護理專業(yè)需要更小的班制和更多的實習資源。
以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為例,2022Fall入學的同學,如果修商科(30個學分)需要花費學費38,760美元,工程專業(yè)(不定向)需要41,110美元,而文科的歷史專業(yè)只需要32,854美元。
此外,大部分美國大學基礎學費是按學分收費,因此同學們的選課與重修情況會對每學年的學費產生影響。
食宿費&書本費
1.1-2萬美元/年
棕櫚君統(tǒng)計了30所Top 50大學官方給出的預估食宿收費情況:
大多數(shù)美國大學可以選擇校內住宿或校外租房。
先看校內住宿,各所大學的收費基本在1萬到1.2萬美元,其中杜克大學收費比較低,最貴的房型也不到8千美金。
但注意,此價格只是學校給出的大致預估價格,美國大學宿舍一般提供單人間、雙人間、三人間、四人間以及套房等多種選擇,房型和具體位置不同,費用也會不同。
以哈佛大學為例,學校給出的住宿預估價格為每學年12,056美元,但如果你想住到一個單人間,那么最高收費可達2,600美元/月,按照每學年9個月計算,費用將近2.5萬美元/年。
*哈佛大學同學曬出的宿舍
再看校外租房,房租受地理位置影響較大。美國房地產信息網站Apartment Guide 曾在全美范圍內對各大學城的房租做過調查,位于中西部及南部的大學,其周圍房源租金會相對較低。
以一居室為標準,佐治亞大學、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、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、維克森林大學、圣母大學和普渡大學周邊租房大約花費800-900美元/月。
但如果住在或臨近繁華的大城市房租就要狠漲一筆。其中最貴的大學城在洛杉磯,比如UCLA和USC周邊,一居室月租可達2,754美元;緊隨其后則是西雅圖,華盛頓大學周邊房租要2,137美元。
飲食方面,各所大學提供的Meal Plan大多在6000-7000美元。但如果平時自己做飯或去校外餐廳改善一下生活,費用也會有所浮動。
另外,美國大學買書真的非常貴!所以部分學校還單獨列出了一項書本費,在1000-1800美元不等。如果想要在這方面省點,可以通過Amazon和Barnes購買相對便宜的二手書。
日常生活成本
1,000美元/月-上不封頂
美國大學信息網站Collegedekho統(tǒng)計了不同城市國際學生的月消費(不算房租):
可以看到,各地區(qū)大型城市如紐約市、西雅圖、圣弗朗西斯科、波士頓以及華盛頓特區(qū)等留學的同學往往需要更多的日常開銷。
當然,即使在同一個城市上學,費用差異也可能較大。同樣位于紐約市,紐大和哥大兩位同學的日常開銷的預算和賬單相差數(shù)倍:
看完以上留學成本的計算,感覺幾百萬已從手中溜走,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下——
如果留學不能回本
你還會(送孩子)出國嗎?
首先,留學生歸國依然有就業(yè)優(yōu)勢?!?strong>2022海外應屆留學生就業(yè)競爭力洞察報告》調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超過80%的受訪企業(yè)HR表示“留學經歷會為候選人加分”。
不過,就業(yè)情況同時受多種因素影響,疫情原因、國家政策、行業(yè)前景以及個人規(guī)劃等都可能造成文章開頭90后海歸網友的就業(yè)困境。
那么,“留學回本”的焦慮落到“投資人”,也就是留學生父母眼里又是如何呢?
知乎熱門話題“作為海歸,你預計要用或用了多少年賺回留學費用?”下,很多留學生和留學生父母發(fā)表了看法。
有人分享了父母的觀點:“我和你媽希望你飛黃騰達,但這并不為你能帶來多少金錢上的回報,而是希望你有能力過想要的生活,不用仰人鼻息、寄人籬下?!?/span>
有留學生父親直言從沒考慮過回本問題:“如果你是準備出國的孩子,不要有太大壓力,因為花的是不斷貶值的金錢,得到的是影響一生的閱歷,也許再過十年幾十萬就不算啥了?!?/span>
可以看到,很多留學生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幾乎是不計成本。
當然也有留學生持有不同意見,表示:“如果以后有孩子,不會鼓勵孩子重復自己的路,‘因學致貧’不值得。”
家庭條件和個人追求不同,答案不盡相同。但大部分回答確有共通之處,即能不能想清留學的意義,達成自己的目標,縱使不能賺得盆滿缽滿,未嘗不算一種“回本”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