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
我從事與信息工程相近的工作,國內相關證書一個都沒有,身上只有OCP之類的專業(yè)證書,但多年下來這些專業(yè)證書只是能力證明的一個擺設而已。可以說證書在事業(yè)道路上沒有多大幫助,不存在像國企單位那樣,職稱評定拿相應待遇的事實。所以多年下來,一直沒有考國內證書的沖動。
考證動機
因為疫情的緣故,致使很多事情為它而讓路,上一年訂立的計劃大多都泡湯,同時讓我事業(yè)上有一段空窗期,與其漫無目的地度過這個艱難的年頭,不如嘗試做一些之前一直不起眼的事,譬如考個中級證,看看自己還是否那個曾經的自己,再重溫一下昔日做學生的滋味。
點擊下面鏈接:領取6G軟考備考資料包
包括 軟考16本電子版官方教材&36本輔導教材 27套官方真題沖刺卷 21套必考知識點匯總
選學習班(套用一下十大管理過程涉及到的工具技術)
自學,不是我的茶,但我很佩服那些自學成功的人,就像抖音上,有個湖南辣妹子,身懷六甲,把整個自學系統(tǒng)集成的過程都記錄下來,考完之后沒幾天就生下了一個肥肥白白的寶寶,最后考試通過成績不錯。但這辣妹子是脫產在家安胎,日夜泡書【觀察、訪談】。相比之下,我和辣妹子情況不同,我有正職在身還身兼奶爸一枚,為了對自己形成約束,報班是勢在必行,跟著中國全部中小學生一起上網課【專家判斷】。百度之下,琳瑯滿目的培訓機構,令人眼花繚亂,學費更是一個比一個狠【類比估算、參數(shù)估算、自下而上估算、廣告、分析技術、建議書評價技術、采購談判】。原因也不難猜,社會上各取所需,供給關系自然就會產生【分解、分析技術】。我這樣一個不為入戶,不為升職加薪的大齡考生,自然要算算EMV【信息收集技術、SWOT分析、定量風險分析和建模技術】,既然我選擇考證都是魚躍一試心態(tài),選這個班,再試一把也未嘗不可,如果有用的話,值得。就這樣,我就進入了軟考的世界,進入了薛老師的學習班級群。
學習經歷:
由于久疏戰(zhàn)陣,上一次認真學習考試要回退到本世紀之初,既然報班學習,就得對得起自己當初的決定,自自然然就形成了一種自我約束意識。薛老師下半年的班是8月開課,我6月報的班,提前了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接觸這門知識,開班前的這段時間,我按照薛老師的步驟學習,到7月初,我已經學到成本管理這章節(jié)。由于后面開課原因,就得重新再聽了一次前幾章的內容。后來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我提前學習的這段時間并沒有白費,因為計算題最難啃的部分就在進度管理和成本管理這兩章節(jié)上,讓我對進度和成本這兩章的內容重新復習多一次,鞏固多一次(這次考試心心念念會出的計算大題,卻沒有考到進度的份上)。
緊跟薛老師的思路,準沒錯。雖然其余章節(jié)大體都是記憶為主,如果選擇死記硬背的話,將會非常痛苦,但就正如薛老師所說,理解記憶,先理解再系統(tǒng)記憶,這樣或會學習起來更加輕松高效。
緊跟薛老師的步驟,不掉隊。按照薛老師的課程安排,每逢周三、六會發(fā)布新課程,當天就會發(fā)布章節(jié)作業(yè)?;旧?,我會在下一次課程發(fā)布之前完成并提交作業(yè),做到堂堂清。最最重要的是,作業(yè)批改很及時,我也會認真看每一次作業(yè)的批改意見。對于第一次弄不明白的地方,重復看視頻課程,直到理解為止。如果看視頻都不能理解的話,則求助一下助教,助教會及時響應你的需求,并想辦法為你解決問題。認真對待每一次小型模擬考試,其實這是對每一個小階段的學習總結和歸納,3次模擬考試。
對于沖刺的最后半個月時間,其實是學習大回顧和前三章知識的急速記憶,這個也是薛老師不按書本順序走的原因之一,由于提前了一小部分時間學習,我更能系統(tǒng)地將系集的管理過程分類分階段攻克(后面的學習總結會略講分類心得)。沖刺階段將2015年后的幾套真題,認認真真地留到這半個月里面按時獨立完成,檢驗成色、體驗難度、控制時間全放在這幾套題的磨練上面。
關于刷題,我在51CTO題庫上面刷題量比較低,而且大多是前期刷的題,最后好像是30%不到。其實不是我懶,原因是題庫很全,有歷年的真題,但是因為教材改版了,有很多題目會過時,導致會打擊我的學習激情,所以我索性少看了,反而買了兩本練習書去練練題。兩本練習書的題目,我基本都做過一遍,對于知識的鞏固,尤其十大管理過程的來講還是有幫助的,而最有幫助的是多練了計算題。用薛老師的方法,計算題很多都可以秒殺。
在軟考的路上,同行人其實也發(fā)揮很大作用,時刻鞭策著你前進,這里要提及一下,我們軟考小組的小姐姐們,為了入戶,小姐姐們的日以繼夜的奮力拼搏,讓我夢回高三那段畢生難忘的歲月,那段時間在我手機的微群上消息數(shù)量最多的就是那個軟件小組,根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稍為安靜的時段是凌晨的2點~4點半這段時間,不論從問題的廣度和深度,都是值得稱贊,最最重要的是整個學習氣氛非常濃厚,沒有任何的商業(yè)成分,大家都非常自覺。
另外一個就是備考高項的大神秋,他基礎知識很扎實,計算題的難題,很多時候都會求助于他。他對一眾系集的小弟弟們也是呵護備至,傾囊相授,所以好人有好報,今年他也順利地通過了高項。
學習總結:
1. 每天一小時,這是最基本要求,如果沒有這個時間保證,不要以為天上真的會掉餡餅。按時按質,輕松拿45過關,應該是沒問題,但要拿60以上的話,每天一小時不夠,我平均下來每天應該有3小時。
2. 堅持、自律,既然選擇了,就努力跑到終點,放棄可有可無的應酬,尋求家人的理解和配合,合理安排作息(這個很重要,不要病著學習,其實熬夜學習也不提倡)。
3. 歸納分類,案例分析上非常有幫助,我將系集管理的章節(jié)分四大塊去重溫,這樣對于我來講會更容易理解整個學習架構,大致分類如下:
a. 注重整體性的,包括:一般管理知識、整體、信息文檔和配置、風險,
b. 注重采購方面的,包括:立項、采購、合同,
c. 注重過程管理的,包括:范圍、進度、成本、質量,
d. 注重人類活動的,包括:人力資源、溝通、干系人,
這樣的分類,我會更容易理解各部分及其相關聯(lián)管理的聯(lián)系和區(qū)別,當然過程管理部分是重點中的重點,也是難點所在,我也花了最多時間在這部分上面。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前3章的信息技術知識和后面的幾章內容,內容多而雜,需要花時間去整理并記憶。
4. 計算題,得計算題得半張證書,必須認認真真吃透薛老師所傳授的方法,進度管理的四定原則,實在好使好用。另外,還需要重視重拾閱讀理解能力,在成本管理里面將會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