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山東省教育科學規(guī)劃重大課題《基于腦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》開題論證會議在線上成功舉行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復旦大學教授楊雄里,深圳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周永迪,杭州師范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葆明,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院長譚力海,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陶沙、薛貴、秦紹正,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教授何清華等專家學者線上參與了指導,山東省教科院曾慶偉副院長出席會議并講話,來自濟南、青島、煙臺、濰坊四市的課題主持人及相關研究人員參加了會議。會議由《教育家》雜志社副總編輯王湘蓉線上主持。本次開題論證會議面向全國直播,教育行政部門、科研院所、大中小學校等參與線上觀摩人數(shù)超過5000人次。
山東省教育科學規(guī)劃立項的重大招標課題《基于腦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》,是國內首次將腦科學與教育教學進行融合研究,旨在引領教師學習并運用腦科學的原理和知識,改進教育教學策略,提升教育教學質量。為了保障課題研究順利開展,在總課題以下設立了《中小學關鍵認知能力發(fā)展模式研究》《學生認知能力發(fā)展與學業(yè)成績的關系及訓練提升研究》《學困兒童篩查和認知機制及其干預研究》《基于腦科學的英才選拔和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研究》《基于腦科學的高中個性化發(fā)展指導研究》五個子課題。研究任務分別由濟南市教研院、青島市教科院、煙臺市教科院、濰坊市教科院承擔。同時,為保障課題研究的科學性、有效性和實踐性,建立了高校、研究機構—教科院—一線學校的三方協(xié)同機制和省域—市域—試點學校之間的三級協(xié)同機制,區(qū)域整體推動“基于腦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”工作。
本次開題論證會議,濰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尤敏宣讀課題立項書,總課題主持人、濰坊市教育局總督學李慶華做總課題開題報告,同時五個子課題分別做了開題報告。報告中明確了課題研究的目標、內容、思路、進度及預期成果等相關內容,制定了具體可行的研究措施,提供了切實有力的研究保障,為課題的順利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,指明了準確的方向。
周永迪強調,要做好腦科學的普及工作,讓老師們自覺地將腦科學的原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,這個研究與實踐的過程更為重要。
李葆明認為,課題研究目標比較大,要根據(jù)研究實際做一些調整,“腳要踏在實踐的土壤上”,不斷實踐、不斷探索,使課題研究更加有效。
譚力海建議把這個課題與“中國腦計劃”項目進行對接,采用共同合作等方式,為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提供實踐平臺。
陶沙表示,腦科學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需要從實際出發(fā)設定周期性的研究目標,靈活安排研究進度,使研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學科教學。
薛貴建議,讓更多的學校參與到試點研究中來,采用多種方式加強教師培訓,使研究與教師的專業(yè)發(fā)展、自身成長緊密結合,從而調動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。
秦紹正表示,將學校實踐研究與實驗室研究相結合,可以更快地形成研究成果;在關注學生認知能力及其背后規(guī)律的同時,還應關注非認知因素對學生成長的作用。
何清華認為,做好腦科學知識的推廣普及非常重要,發(fā)掘傳統(tǒng)教育教學優(yōu)勢,運用腦科學原理彌補其不足,也是一條很好的研究路徑。
楊雄里教授進一步強調,課題研究要做好經費保障工作,與“中國腦計劃”對接要有更加明確、更加精準、更加專業(yè)的研究方向;各個子課題要根據(jù)具體研究內容設定有限的目標,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才能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;腦科學和教育科學是兩個不同的學科門類,怎樣有效地結合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內容,不能泛泛地將腦科學的概念強加于教育教學之中,而是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(yǎng),科學合理地運用腦科學,這才是本課題研究應有的路徑和方法。
最后,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曾慶偉副院長講話強調,課題研究一定要加強與大學的合作,保持研究成果的先進性和科學性;還要發(fā)揮各地市教科院的優(yōu)勢,及時總結形成實踐經驗和成果;還要及時召開省級推介會,將研究成果推廣到省內外其他地市和學校;應該形成理論研究成果,可以借助大學的力量發(fā)表核心期刊論文;更為重要的是,把實踐成果做好,更好地服務于全省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(xù)提升。
此外,與會專家們對山東省從省域層面開展腦科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,給出了積極評價,認為山東努力推動教育改革,在全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。專家們一致表示,這次開題論證會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,將腦科學與教育融合研究,使腦科學的研究成果能夠服務于教育教學實踐,引導教師轉變觀念、提升能力、改善課堂,促進學生有效學習、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、素養(yǎng)提升,為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開辟了一條廣闊的道路,使推動教育實證研究往前邁了一大步。
(作者:邢曉鳳)
來源: 《教育家》雜志社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